6月4日阳光问政热线

来源:威海市生态环境局   访问次数:   时间:2021-06-04 10:04

1.主持人: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六五环境日,今天我们邀请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 省威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 李树谦同志来到我们《阳光问政热线》直播间。李主任,您好,欢迎做客阳光问政,就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与广大市民朋友们在线交流。

李主任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好!非常高兴在六五环境日前夕,再次来到《阳光问政热线》直播间做客,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2.主持人:李主任,明天就是六五世界环境日,请您给广大听众朋友详细介绍一下“世界环境日”的相关内容吧?

李主任好的。

一是世界环境日的由来。19726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并提出将每年的6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5日这一天,确定一个主题,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还会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发表环境状况年度报告书。

二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及内涵。今年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生态系统恢复”,致力于“重启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标志着联合国“2021-2030年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倡议正式启动。倡议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领导实施,旨在预防、遏制并扭转全球生态系统退化趋势,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以应对全球气候危机,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粮食安全和水的供应。

三是我国环境日发展历程。我国从198565日开始举办纪念世界环境日的活动,以青年人口环境为主题。自此之后,每年的65日全国各地都要举办纪念活动。我国共有3次作为世界环境日主办国,分别是19932002年、2019年,主办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杭州,主题分别为打破贫穷与环境的怪圈 让地球充满生机”“塑战速决”20144月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规定,每年65日为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在这期间会发布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3.主持人:李主任,通过您刚才的介绍,我们对世界环境日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年我们都有哪些活动来进行宣传?

李主任2021年中国环境日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今年,我们将5月中旬到6月中旬定为生态文明宣传月,把六五环境日宣传战线拉长、延伸,与鲸园街道花园社区、普陀路小学、环翠楼街道商圈以及环保公益组织共联共建,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社会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关心、人人支持生态环保的良好氛围。

环境日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开展环保典型推介。积极参加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和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全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优秀案例、“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百年岁月峥嵘·奋进时代征程”书画摄影征集评选,其中推荐的“打造无废校园 扮靓精致城市”被评为2021年山东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优秀案例;一名环保志愿者被评为2021年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全省仅有3名,将受邀参加环境日主场活动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结合我市“第40届爱鸟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线上通过参加“微访谈”、主题征文、微视频展播、新媒体发布等形式,强化宣传引导,形成全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氛围;线下在环翠楼广场、羊亭河公园等地,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 全民参与共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向市民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现场发放宣传单页、环保购物袋等相关环保产品800余份。同时,组织8区市分局走进社区、学校、湿地、环保科普基地等,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实践活动。三是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结合“政府开放日”“世界水日”等宣传实践活动,组织纳入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名单的9家设施开放单位向社区居民、中小学校师生等群体开放,旨在拓展公众参与渠道、激发公众环境责任意识。今天,我们还组织30多名干部职工荣成市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崮山)参加核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了解核电知识,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核安全观。我市设施开放经验做法被生态环境部《宣教工作简报》刊载。

环境日期间,我们市县两级将同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市级层面,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星期六”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多点开花、整体联动,在“双报到”社区鲸园街道花园社区,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社区群众,共同参观社区环保艺术墙,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在普陀路小学,学校开设环保校本课程,组织学生们设计环保手工作品;在环翠楼街道商圈,组织商圈志愿者走进商场、幸福公园等,广泛开展“绿色环保我先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区市层面,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广泛开展生态环保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进农村,扎实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擦亮“党旗红·生态美”品牌。

环境日后,我们将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继续加大环保典型宣传力度,按要求组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持续开展环保志愿服务和“六进”活动。我们欢迎媒体朋友多报道六五环境日的相关活动,欢迎听众朋友多关注、多关心、多支持,在全社会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引导社会公众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共同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

 

4.主持人:2020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指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用新的理念引领新的实践,不断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纵深,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近期,国家生态环境部公开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情况,成绩斐然,我市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和目标完成情况怎样?

 

李主任2020年,全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按照“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年”要求,大力实施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保工作“双领先”战略,“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均圆满超额完成,厚植了威海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为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作出了新贡献。在国家层面,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顺利通过全国人大土壤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得到中央领导同志肯定。“无废城市”试点工作在全国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华夏城被命名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在省级层面,空气质量全省唯一“十三五”期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09项指标均位列第一。水环境达标指数全省第一,近岸海域水质全省最优。威海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经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签发报中央办公厅。生态环境满意度民主测评列全省第1名。市生态环境局被省生态环境厅评为2020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全省4个优秀市局之一。在市级层面,市生态环境局被评为2020年度工作优秀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一)大气环境。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五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SO2NO2达到一级标准,PM10PM2.5O3达到二级标准。

(二)水环境。全市13条主要河流中9个断面水质优于或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省控以上考核断面全部达标,12个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三)土壤环境。全市土壤环境和辐射环境质量状况整体安全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持续保持稳定,均达到声环境相应功能区标准。

(四)总量减排。经核查,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完成“十三五”减排任务的111.51%109.93%124.40%115.08%,超额完成省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