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不足忧

来源:环保局   访问次数:   时间:2014-10-08 16:20

                                                                                                            发表时间: 2014-06-11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3版

  要想手机信号强,就必须建通信基站。要想随时随地在家中上网,必须有无线网络(WiFi)。为了给居民输送电能,必须要建变电站。而有了基站、WiFi和变电站,市民又担心他们对人体有辐射,影响健康。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上海市环保局辐射环境监督站日前邀请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地观摩基站周围电磁辐射监测,又邀请居委会干部参观变电站并进行电磁环境示范性检测。西安市民也走进了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实验室,提出很多电磁辐射问题,并得到了现场专家的解答。

  专家表示,通信基站和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受到有效监管,对公众的影响完全可控。WiFi辐射很小,不用太担心。

  实验1:通信基站

  楼顶没人活动,基本不会造成危害

  实验地点: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楼顶、走廊等处。

  实验过程: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幢办公楼楼顶安装了中国移动的通信基站,包括2G、3G、4G等多个发射天线。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专家联合徐汇区环保局带领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地监测了这幢办公楼楼顶、走廊等处的基站电场强度。

  实验结果:记者看到,在一个2G发射天线正前方约三四十厘米处,仪器显示电场强度为27.7伏/米;在天线正前方两米处、天线侧方约3米处、通往楼顶的楼梯等3个地方,测得电场强度分别为16.23伏/米、1.33伏/米、0.48伏/米。

  随后,专家来到对面的一幢办公楼楼顶,其距离基站所在楼顶约25米,中间没有任何障碍物,且比基站所在楼顶矮,这处电场强度在2.6伏/米上下波动。

  实验结论: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专家朱颂平解释说,按照我国规定,电场强度公众导出限制为12伏/米,上海的限制为5.4伏/米。根据这一规定,上海电力建设公司楼顶几个测试点的电场强度均超过了标准,但楼顶平时基本没有人活动,基本不会造成危害。“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发射天线侧方、后方的辐射微乎其微,即便正对着天线,在距离25米处且没有任何阻挡物的情况下,辐射也非常小,远远低于上海市标准。”

  朱颂平表示:“如果是我,非常愿意基站装在自家楼顶,这样我家就成为这个基站范围内信号强、辐射又最小的地方。”

  实验2:手机、WiFi

  电场强度均小于限值标准,不必太担心

  实验地点: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实验室。

  实验过程:监测实验室内,市民将手机放在仪器顶端测试辐射量。专家对几款家用WiFi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当手机放在手持监测仪前时,屏幕显示辐射为0.25伏/米;当电话拨通后,辐射水平立刻升高到了12伏/米;电话接通后又回到1伏/米以下。

  当监测仪距离WiFi约10厘米以内时,电场强度是2~3伏/米;约100厘米以外,电场强度迅速减小到0.5~1伏/米。

  实验结论:“手机刚接通时辐射最大,所以此时不要着急把手机靠近身体,对方接起电话后再让手机贴近耳朵。”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监测二室副主任王晓平说,24小时内12伏/米的辐射水平不超过连续6分钟,就是安全的,所以手机瞬时辐射水平高并不算辐射超标。

  王晓平介绍说,WiFi工作时的电场强度均小于限值标准(12伏/米),所以家用设备不必太担心。

  实验3:变电站

  远低于限值标准,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小

  实验地点: 110千伏丹巴变电站和220千伏万航变电站。

  实验过程: 上海市环保局辐射环境监督站联合普陀区环保局带领居委会干部,参观了110千伏丹巴变电站和220千伏万航变电站。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同时开展了电磁环境示范性检测。

  实验结果:现场两台检测仪器对变电站边界外的测量值远低于国家标准(电场强度4000伏/米、磁感应强度100微特)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限值(电场强度5000伏/米、磁感应强度200微特)。

  实验结论:对于部分居民担心小区里的变电房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上海市环保局有关专家表示,居民小区内的变电房一般是10千伏的,通过它可以把10千伏的上级电源转换为380伏(单相220伏)供居民使用。10千伏变电站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更小,远低于相关限值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对此已有相关结论,满足标准限值的电磁场,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实际的影响。同时,近期新建的变电站都采用全户内型布置,把所有的电气设备都封闭在室内,电磁场对周围环境影响很低。

  大量监测数据表明,全户内型、地下电缆进出线变电站边界外周围的工频电磁场强度,与居民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电磁场水平基本相当,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小。

  ■释疑

  基站越少,辐射越小吗?

  朱颂平说,很多市民认为,通信基站越多、距离基站越近,辐射越强,越不安全。实际上,基站密度越高,基站的服务半径就设置得越小;服务半径越小,各个基站的发射功率就可以调得越小,单个基站对外产生的电磁辐射就会越低。电磁辐射即电磁波,是矢量,它在空间会产生矢量叠加,但这种叠加不是简单的1+1等于2,而是1+1小于2。因此,基站越少,为了保证信号强度、覆盖范围,基站的发射功率就要调大,这样一来,电磁辐射反而高。

  基站为什么不能远离居民区?

  居民区是用户集中、需求旺盛、建筑物阻挡严重的区域,为保证良好通信服务,基站应建设在距离用户较近的位置。

  对较大规模居民区,若基站远离居民区(如在距基站150米~200米外的小区内),用户可能经常会出现呼叫困难或无法联系等状态。

  因此,为保证手机用户正常通信所需的信号覆盖质量,在居民区附近或居民区内建基站是必要的。

  手机、WiFi信号越强越好吗?

  专家指出,基站少或者距离基站远,手机信号差。在通话时,手机本身的发射功率会变大,辐射也变强,由于手机距离人体比基站近得多,因此产生的危害就大。

  “现在我们已经采用了蜂窝制的移动通信系统,也就是说将每个基站的功率降低,但分布更加密集,这样信号也好了,辐射水平也降低了。”王晓平说。

  此外,专家还提醒市民,家中的无线路由器信号越好,可能意味着辐射越大。

  变电站为何需要建在居民区?

  变电站的供电距离和供电能力是有限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电负荷也不断增大。那就必须在居民区附近建设变电站。

  由于输电线在输送电能时,电能会在线路上损耗,造成电压降低。因此,要实现电能远距离传输,必须采用高压或超高压的电压等级,在电力需求越高的地方(例如大型居住社区),单个变电站的供电范围(供电半径)就越小,变电站数量需求就越高。因此,在市中心区建设高电压等级的大型输变电设施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