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保局 访问次数: 时间:2014-10-09 16:28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环保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市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在全市GDP增长15.9%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部控制在省下达的总量指标范围内,保证了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一、环境空气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值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威海市区空气污染指数年均值为53,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为201天,占全年的55.1%,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33天。
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空气污染指数年均值分别为61、43、59,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分别为135、229、102,占全年的37.0%、62.7%、27.9%,与2005年相比,文登市增加74天,荣成市增加151天,乳山市减少5天。
威海市区及三市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都是可吸入颗粒物,其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100%。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继续处于优良状态。
全市城市降水pH年均值范围在6.31至6.60之间,未出现酸雨。
二、水环境
全市三条主要河流母猪河、乳山河和黄垒河共布设12个监测断面,其中6个断面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标准,5个断面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标准,1个断面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各断面水质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各条河流水质保持稳定;主要饮用水源地崮山水库、米山水库、龙角山水库、后龙河水库、逍遥水库和湾头水库水质除总氮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标准外,其它指标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标准,水质良好;全市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海水水质一类标准的海域占31.8%;达到二类标准的海域占68.2%,水质总体稳定,保护优良状态。
(1)河流
母猪河水质达III类标准的百分率为25%,其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18.0倍) 、生化需氧量(1.4倍) 、高锰酸盐指数(0.2倍);河流功能区达标率为100%。
乳山河水质达III类标准的百分率为100%;河流功能区达标率为100%。
黄垒河水质达III类标准的百分率为0,其主要污染物为生化需氧量(0.2倍);河流功能区达标率为100%。
(2)饮用水源地
崮山水库、米山水库和龙角山水库的总氮均超过地表水III类标准;后龙河水库、逍遥水库和湾头水库水质类别都为III类,水质达III类标准的百分率为100%;省控饮用水源地崮山水库和米山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程度都为中营养状态。
(3)近岸海域
2006年,威海市区及文登市、荣成市近岸海域水质类别为二类,水质级别为良。乳山市近岸海域水质类别为一类,水质级别为优。
全市近岸海域各监测点位达二类海水水质的达标率为100%;
全市近岸海域各监测点位都达到了相应的功能区标准,功能区达标率为100%。
三、声环境
全市区域环境噪声昼、夜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51.8~52.9分贝和41.3~44.7分贝,处于较好水平;道路交通噪声稳定在68分贝以下,符合国家标准;功能区噪声昼、夜平均等效声级达到各功能区标准。与2005年相比,区域环境噪声略有升高,道路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基本保持稳定。
(1)区域环境噪声
2006年全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范围在51.8~52.9分贝,夜间在41.3~44.7分贝。威海市区、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夜间平均等效声级相当于处在1类标准声级范围(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2)道路交通噪声
2006年威海市区及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范围为62.6~67.9分贝,均低于70分贝,达到国家标准。
(3)功能区环境噪声
2006年威海市区及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各功能区环境噪声均达到相应标准。